天津市民大年三十痛痛快快地放了一回炮仗。由于新型环保的烟花鞭炮占了主角,该市今年放炮再也不像前几年那么呛人了。
燃放烟花爆竹是民俗传统,是烘托节日氛围必不可少的内容。然而,由于传统的烟花鞭炮,既不安全也不环保,这项传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全国先后有282个城市宣布禁放。尽管群众要求燃放烟花爆竹的呼声强烈,但由于安全环保方面的原因,有 很多城市仍坚持禁放,那些开禁的城市,也是由于这个原因,采取的是“禁改限”,即有限燃放。
安全环保方面的危险因素不排除,燃放烟花爆竹这项民俗传统就将大受影响。即使那些“禁改限”的地区,在限放的时段里,集中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,进行现场维持秩序,建立应急预案,应对燃放安全,大有如临大敌之势。而且,烟花爆竹在生产和营销环节,也是一个火药桶,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安全事故。烟花爆竹事故尽管没有煤矿事故那么惨烈,但一旦发生事故,也是惊天动地。有的特大事故,其损失不亚于煤矿。2003年,辽宁昌图鞭炮事故,造成36人死亡45人受伤;河北辛集烟花爆炸事故,死亡32人。今年2月15日,山东济南烟花爆竹市场发生鞭炮爆炸,整个市场陷入一片火海,三四十辆机动车被炸毁。
推广安全环保型鞭炮,是民俗传统与时俱进的表现。这需要政府加以引导。过来,政府对烟花爆竹的管理除了城区禁放外,对于生产和销售环节主要通过提高门槛、税收、安全检查等手段严管,这些手段难以促进烟花爆竹科技更新,致使我国的烟花爆竹生产还处在低水平状态,以至于安全事故频发。政府应当出台优惠政策,鼓励烟花爆竹科技更新。唯有推动烟花爆竹科技进步,才能使其成为既安全又环保的新产品,民俗传统与现代文明也才会相得益彰。
责编:太平 |